February 23, 2017

人永遠是光棍

隨著一批批大學生告別校園,光棍節也流傳到社會上,被一些社會單身青年所接受,如今光棍節已經成為都市年輕人一個特別的日子。在這天,幾個單身朋友在一起或喝酒談心,或K歌泡吧,或瘋狂購物,盡情狂歡,體會"只羨光棍不羨仙”的感覺。光棍節的熱鬧聚會,是年輕人渴望愛情的一種熱烈表達。據悉,社會上也有年輕人特意將婚禮定在這一天,就是為了趕上4個"1”的吉利,希望這"一心一意的愛,一生一世的情”能帶給他們幸福。

應該說,光棍節這一個性十足的節日,為校園文化增色不少。它反映了單身大學生的自我調侃和無奈——"光棍樂,光棍樂,一人吃飽,全家不餓;光棍苦,光棍苦,已是二十五,衣服破了沒人補”。其實大學生也不過是想利用這一輕鬆、幽默的節日給自己一個放鬆的理由,相互傾訴,放鬆身心,緩解自己的緊張情緒。只要能夠正確引導利用,將節日活動和校園的文化相結合,不僅沒什麼壞處,還可以健全大學生的人格。

有人說,光棍節的流行是一種社會多元化的反映,表明社會越來越寬容,思想觀念越來越開放,年輕一代有了更大的發展空間,愛情和事業的權衡也變得更謹慎。他們告別了動不動就為情所困的心態,變得更加拿得起、放得下,這是他們的愛情觀日益理性與成熟的表現。

世界上思維最為複雜的非人類莫屬,而思想最為簡單的也非人類莫屬。所以任何一個人,都有其多樣的思維和唯一律思維。他們對自己的愛情觀理解都可以不一樣。有的認為這無關乎性,芸芸眾生甚至認為愛情原來是多麼的唯美。更是讓少男少女,老男老女、處男cy們為愛而樂不此彼。各種愛情偶像劇、情愛電影、文學作品等也是人們追尋的永恆話題,因為愛情本來就是很不確定的主觀感受。不像石頭就是石頭,我們可以知道這塊石頭是什麼形狀,有多重,屬於什麼類型的石頭這些實際存在的參數。

任何浪漫,甚至爛漫的愛情,基本上是基於人類生存本能的一種潛意識需要,也就是說所謂的愛情的前提是由性而來。一個人戀愛的動力,大部分由性來支配,這個觀點對於部分人來說,或者很多人來說被認為很武斷。因為每個人對愛情的看法可以不同。以至於一百人可能出現兩百種愛情觀,甚至更多。任何人其實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,無關乎你是否處於光棍狀態,或已結為連理。婚姻是一個法律賦予雙方是一對合法的兩個個體,然後在一起生活,一起繁衍後代。如果你認為光棍是因為沒男朋友或女朋友,主觀上部分說明你覺得自己從本質上就是一個體,就算有了異性朋友,最後轉化為夫妻,那也只能說明從一個光棍變為兩個光棍。兩個光棍在一起自然被大家認為是二人世界,總認為好事成雙,一根筷子夾不起菜,其實。

反過來,人類之所以需要愛情,就是因為它是不確定性的主觀感受。而這個感受,我們任何人的解釋都可以不一樣,甚至相反。正因為這樣,對於愛情我們總是充滿各種悲歡離合的幻想,同樣任何人的幻想都不一樣。一個人的追求最終也是回歸到精神層面上的。比如一個人賺錢的動力最終也是由精神層面的動力來決定,因為這是他們不斷前進的動力。



Posted by: franciseer at 07:09 AM | No Comments | Add Comment
Post contains 7 words, total size 8 kb.




What colour is a green orange?




17kb generated in CPU 0.0063, elapsed 0.0498 seconds.
35 queries taking 0.0455 seconds, 62 records returned.
Powered by Minx 1.1.6c-pink.